公管名師大講堂 | 新發展格局下城鎮空間布局基本思路
2022年11月15日 點擊:[]
11月10日晚,黃征學教授受邀為我院師生作題為“新發展格局下城鎮空間布局基本思路”的線上主題講座。此次講座由我院黨委書記聶鑫教授主持,我院博士、碩士研究生等百餘人參加了此次學術講座。
講座伊始,聶鑫教授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黃征學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成就,并對黃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黃教授從五年規劃中的城鎮化、“十三五”進展特征、典型國家城鎮化經驗、“十四五”新型城鎮化的認識以及新發展格局下空間布局調整優化的總體思路等五方面展開講述。
(圖一 黃教授進行分享)
(圖二 講座主要内容)
首先,黃教授對我國區域、城鎮分化的發展特點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其次,黃教授從城鎮化的速度、用地、空間結構、城鎮體系等四個方面總結了“十三五”新型城鎮化及空間布局的進展特征。然後,黃教授為我們講解了典型國家的城鎮化經驗。他指出,世界各國的城鎮化速度呈現放緩趨勢,人口向特大/超大城市集聚态勢明顯,超大規模城市崛起、中等規模城市比重下降,小城鎮逐漸成為推進大中小城市和城鄉協調發展的關鍵環節。接着,黃教授講述到他對“十四五”新型城鎮化的認識。他指出,“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呈現“五期”疊加特征和“四化”互動特征。“五期”疊加特征即城鎮化速度的持續放緩期、城鎮化問題的集中爆發期、人口流動的多向疊加期、城鎮格局的加速分化期及城鎮化發展的機制轉換期。“四化”互動特征即空間布局的形态多元化、結構協同化、動力升級化、約束剛性化。最後,黃教授提出了新發展格局下空間布局調整優化的總目标和總體思路。他指出,城鎮化空間布局調整優化的總目标是塑造多元、開放、高效、優質的城鎮化空間格局,總體思路是穩規模、調結構、強功能、多形态、高效益,新發展格局下空間布局調整優化要朝着推動形成多元、開放、高效的城鎮化空間,優化重塑産業發展空間布局,引導人口多元集疏、有序流動的方向發展。
(圖三 城鎮化空間布局調整優化總體思路)
在交流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踴躍發言,向黃教授請教問題。如:環境治理對于城鎮空間布局會造成什麼影響?在發揮新型城鎮化對共同富裕的促進作用時應如何體現廣西特色、突出廣西優勢?廣西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設高質量地有機融入到城鎮化建設中?等等。黃教授耐心地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并與大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在講座尾聲,聶鑫教授對黃教授的分享表示感謝,他認為黃教授的研究領域是國家最為關注和最為前沿的地區,研究數據也非常詳實,具有宏觀視野和微觀分析,是啟發大家對于未來中國城鎮化發展的一個非常好的研究思路。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黃征學教授簡介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區域經濟、空間發展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和參與《空間發展問題研究》、《“十四五”時期新型城鎮化空間布局調整優化研究》、《中國國土空間開發總體戰略研究》、《面向中國式現代化國土空間治理體系研究》等200多項課題研究。撰寫的研究報告獲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20多次。主持和參與的課題獲得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商務部等部委獎項12次。在《經濟研究》、《中國軟科學》、《中國土地科學》等雜志上發表論文200餘篇。曾參與《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甯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幹意見》、《全國國土規劃綱要》、《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等10多項黨中央國務院文件起草工作。(圖文|劉芮伶 ,編輯|梁斯梅 ,審核|劉汶、楊紫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