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名師大講堂︱個案的本質與解釋型個案研究
2023年10月31日 點擊:[]
10月22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向靜林副研究員受邀于我院415會議室作題為《個案的本質與解釋型個案研究》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我院副院長魏萬青教授主持,以覃志敏副教授、高偉副教授和黃六招老師為代表的衆多教師及博士、碩士研究生參與其中。
講座伊始,魏萬青教授對向靜林副研究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為在場師生詳細介紹其履曆及主要學術成就。
向靜林副研究員以“個案的本質與解釋型個案研究”為題,從定位、議題、思維、路徑等方面,結合自己的相關經曆展開詳細講解。他認為個案其實是所有變量特定取值的一個組合,而解釋型個案則是從變量特定取值組合中找到一般的變量間關系。他結合自己在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的親身實踐,生動形象地闡釋了如何在一個具體的個案中提出好的研究問題、回答已提出的研究問題并得出創新性結論。此外,他表示要想在案例中寫出好文章,必須要找準文獻、剖析文獻、布局文獻、融入文獻,并伴随分析性概念的産生,提煉出好的機制,保證嚴謹的論證環節。
在交流互動環節,魏萬青教授從個案的命題選擇、内外部有效性、穩定性等角度對專家所分享的内容做了總結。我院黃六招老師也從文章概念的使用和認可标準角度出發,與專家進行了深入溝通。随後,向靜林副研究員與在場人員進行了有關探索型研究的讨論。他認為,探索性研究在新的領域會有更好的指導意義,在進行探索性研究時要做好以下三點:一,要深刻了解事物本身,積累相關經驗;二,根據相關理論基礎做好情況假設;三,多與老師或專業人士溝通。唯有如此,才能推動研究取得快速進展。與會人員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在講座尾聲,魏萬青教授再次對向靜林副研究員的分享表示感謝并期待後續有更多的交流機會,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向靜林副研究員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經濟社會學、組織社會學、技術社會學。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等中英文刊物,并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以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轉載。出版專著《地方金融治理的制度邏輯》、譯著《牛津金融社會學手冊》(合譯)。曾獲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獎項。
圖︱宋欣谕 文︱陳托 審核︱劉汶、劉芮伶 終審︱魏萬青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