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院長緻詞
學校主頁
學術動态
首頁 >> 學院新聞 >> 學術動态 >> 正文

公管名師大講堂︱青年學人的學術論文選題、規範與發表

2023年10月31日  點擊:[]

1022日上午,香港城市大學公共與社會行政學系博士,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朱亞鵬受邀于我院415會議室作題為《青年學人的學術論文選題、規範與發表》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我院副院長魏萬青教授主持,以覃志敏副教授、高偉副教授和黃六招老師為代表的衆多教師及博士、碩士研究生參與其中。

會場圖1

講座伊始,魏萬青教授對朱亞鵬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為在場師生詳細介紹其履曆及主要學術成就。

首先,朱亞鵬教授以“公共行政評論告白書”為題,從《公共行政評論》期刊的創辦過程、創辦理念、特色專欄、投稿、選稿、用稿以及個人對公共管理發展問題的看法等方面為青年學人的學術論文選題、規範與發表問題作了詳細闡述。他談到,《公共行政評論》是青年友好型期刊,它對青年學者的來稿一視同仁,不要求導師署名,采用雙向匿名評審、多輪溝通的方式,不搞特殊化。同時它通過特色專欄、“青年學者論壇”和workshop等多種方式為大衆提供學術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接着,朱教授針對國内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現狀、面臨挑戰與反思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目前國内公共管理學科已取得巨大發展,但仍存在着研究議題不準确、新意不足、理論提煉不足、簡單引用國外理論等問題。因此,國内公共管理學科必須要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以推動學術理論發展為依歸,強調原創性并重視公共基礎理論的研究。

微信圖片_20231023201312

在交流互動環節,魏萬青教授從個案的命題選擇、内外部有效性、穩定性等角度對專家所分享的内容做了總結。我院黃六招老師也從文章概念的使用和認可标準角度出發,與專家進行了深入溝通。朱亞鵬教授表示概念的界定必須基于良好的文獻基礎,有嚴謹的使用原則和條件,不能層層加碼,濫用、亂用。随後,專家與在場人員進行了有關探索型研究的讨論,與會人員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_MG_9492(1)

觀衆提問

在講座尾聲,魏萬青教授再次對朱教授的分享表示感謝并期待後續有更多的交流機會,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朱亞鵬教授簡介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與社會行政學系博士,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退役軍人事務部理論研究基地一中山大學退役軍人事務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社會救助分會理事、中山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先後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美國伯克利大學訪問學者、瑞典Umea大學、德國MERICS中國研究中心等大學和機構訪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社會政策、住房研究、社會治理;擔任《公共行政評論》雜志主編,《中國公共政策評論》聯合主編。


圖︱宋欣谕    文︱陳托    審核︱劉汶、劉芮伶    終審︱魏萬青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