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廈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陳振明教授受邀在我院203報告廳作題為《“AI+公共治理”的研究議程》的講座。此次講座由我院院長史雲貴主持,我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龍花樓、副院長曾凡軍、副院長陳林等多位教師與數百名學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史雲貴院長對陳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詳細介紹了陳教授的研究成果。陳教授基于數智技術廣泛應用的時代背景,揭示了公共治理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新場景,并從“智能時代來臨與‘數字化生存’”、“範式演進:從數據驅動到AI驅動”以及“‘AI+公共治理’的研究議程與前景”三個方面詳細論述。
首先,陳教授通過舉例說明AI在社會多個領域的成功運用,直觀地展示了智能時代的來臨,并就數字化生存與數智化生存提出了個人見解。其次,他闡述了數智化驅動帶來的範式演進。陳教授指出,數智化技術催生了社會科學與計算融合的新研究範式,這一新範式被稱為AI for Science或科學研究第五範式,即“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他認為,人工智能驅動的社會科學研究以及人工智能驅動的公共治理研究正在興起,這将導緻社會科學與公共政策研究的方法、範圍和主題以及知識形态和圖景随之發生改變。他強調,包括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在内的社會科學領域正在經曆一場方法論革命。随後,陳教授針對“AI+公共治理”的研究議程和前景進行了說明。他指出,公共政策與管理正朝着數據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AI在政府決策與服務中占據重要地位。相較于傳統模式,數據化和智能化的公共決策主體與模式正逐步走向人機協同與人機融合。最後,陳教授強調,需要建立政策智能學科方向,夯實學科理論基礎,創新研究方法,并培養政策智能方向的人才,提高政府韌性治理能力。
在交流互動環節,龍花樓教授談到應注重學科交叉,利用AI技術推動研究範式轉型,以滿足社會需求,并就AI技術在數字經濟方面的運用與陳教授展開了讨論。我院21級碩士生楊紫馨就AI技術在公共管理中的應用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陳教授進行了詳細解答,并再次強調,“AI+公共治理”的總方向應是人機協同與人機融合。至此,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陳振明教授簡介
陳振明,現任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創始院長,廈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組部“萬人計劃”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宣傳文化系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曾任國務院公共管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公共管理類本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12屆專家評審組成員。擔任全國行政管理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廈門市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等近十個國家、省、市級學術團體的理事以上職務;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等4個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的學術委員會委員或兼職教授;《政治學研究》、《中國行政管理》等十幾家全國性學術雜志的編委或學術委員會委員。
圖|賈楓 文|曾靖雯 審核|劉汶、劉芮伶 終審|曾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