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院長史雲貴教授作題為《人民美好生活區域實現的城市空間形态探索與綠色治理路徑》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作為學院2024年“博學”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環節之一,由我院副院長覃志敏副教授主持,線上、線下70餘名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營員參與了此次學術交流。
圖|史雲貴講座分享
圖|講座現場
首先,史雲貴從曆史、空間、文化三個角度闡明美好生活的概念,指出美好生活是一定時期的人們對能夠滿足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活要素的有機集合,而城市形态則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現實依托,新時代背景下的城市空間形态也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多方面、多樣化、多層次的追求。其次,史雲貴引出“公園城市”一詞并對其進行溯源,他認為公園城市是多元治理主體在空間正義基礎上,以綠色價值理念為指導、以資源共享為前提、以共治為治理理念、以打造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為載體的新型城市空間形态。最後,史雲貴就人民美好生活區域實現的綠色治理路徑提出了深刻見解:一是以綠色産業為基礎,以綠色政策為驅動,不斷提升公園城市命運共同體質量;二是要以生态治理為基礎的綠色路徑;三是要以多元共治為治理邏輯;四是全面推進綠色政治文化,加快推進綠色行為自覺;五是以公園社區建設為抓手,推進城市綠色“微治理”;六是以公園城市治理質量測評為着力點,加快推進人民美好生活實現的步伐;七是要以邊疆綠色治理破解國土空間差序格局,推進邊疆人民美好生活的區域實現;八是要培養綠色心态,過好綠色人生。
圖|覃志敏總結發言
互動環節中,史雲貴細心解答了同學們關于“紐約高線公園規劃理念”、“新質生産力如何助推公園城市建設”和“廣西怎樣實現綠色包容發展”等方面的提問,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最後,覃志敏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精要總結,肯定了史雲貴對于綠色發展與邊疆治理的深刻見解,并鼓勵同學們對講座内容進行深入思考,積極探索綠色發展與邊疆治理新思路。
圖|互動提問
文字|董仁玲 圖片|賈楓、陳托 編輯|謝冰焱 審核|劉佩瑤、李鵬程 終審|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