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院長緻詞
學校主頁
學術動态
首頁 >> 學院新聞 >> 學術動态 >> 正文

“博學”夏令營講座|土地系統科學與土地利用轉型創新研究

2024年07月12日  點擊:[]


7月10日上午,我院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龍花樓老師以線上形式作主題為“土地系統科學與土地利用轉型創新研究”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是我院2024年“博學”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環節之一,由我院副院長覃志敏主持,六十餘名“博學”夏令營營員參與其中。

講座伊始,龍花樓教授詳細追溯了土地系統科學的曆史淵源,帶領營員們領略了其發展曆程。他強調,這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的産物,尤其是在地理學與土地資源管理領域的深度融合中,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随後,他詳細闡述了土地系統與土地利用轉型之間的緊密聯系,指出土地利用轉型不僅僅局限于土地利用形态的簡單變化,還涉及到土地利用動能、空間沖突及運營機制等多個層面的深刻轉型。他進一步強調,土地資源的分布特點和利用現狀是土地資源管理研究的基礎,而科學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資源,則是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所在。

接着,在談及土地利用轉型的具體内容時,龍花樓教授從起源與引入、概念與機制、理論方法需求、理論與證實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剖析。他指出,土地利用或覆被變化是一個極其複雜且多變的現象,要求研究者們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學術功底。為了避免研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他鼓勵大家要勇于提出新的研究論題,不斷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尋求更加全面、深入的綜合研究途徑。他特别強調了多學科綜合研究法、橫向比較研究法以及樣帶研究法在土地利用轉型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認為這些方法能夠為研究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視角以及有力的支持。

講座尾聲,龍花樓教授不僅分享了自己在專業領域所收獲的成果和心得,還對未來土地利用轉型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他指出,未來的研究應緻力于深化“定量化”分析,實現“效應測度”的精準化,同時深入探索“互饋機制”的運作原理,多樣化構建“路徑模式”,并科學制定“優化調控”策略。他還強調了研究的創新點、理論框架的完善性、研究方法的多樣性以及學科交叉的深度融合等方面的重要性。這些建議不僅為未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為推動土地資源管理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在交流互動環節,龍花樓教授解答了同學們關于荒漠生态系統保護、宅基地政策調整、規模化土地經營模式、管制征收土地賠償機制以及農民參與度提升等方面的疑問。



龍花樓教授簡介

龍花樓,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城鄉發展與土地利用轉型、“三農”問題與鄉村振興等研究。兼任中國地理學會農業地理與鄉村發展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地理聯合會鄉村系統可持續性委員會(IGU-CSRS)執委,國際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 資深副主編。連續入選2019-2023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文字|陳托    圖片|陳托    編輯|李秋璐、董仁玲    審核|劉佩瑤、冼已思     終審|于丹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