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院長緻詞
學校主頁
學術動态
首頁 >> 學院新聞 >> 學術動态 >> 正文

公管20周年院慶系列講座|社會學中的制度分析視角:觀察與探索

2024年12月02日  點擊:[]


11月28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社會學系教授趙偉博士于我院415報告廳作題為《社會學中的制度分析視角:觀察與探索》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我院副院長覃志敏副教授主持,副院長曾凡軍教授、謝舜教授、吳凡教授20餘名士、士研究生到場聆聽。

講座伊始,覃志敏副院長對趙偉教授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并介紹了趙教授的研究履曆和學術成就。随後,趙教授主要講解了制度場域,并以個人學術履曆中的制度分類系統的影響研究、社會分層和流動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和組織分析研究三個主題展開論述。

講座中,趙教授引用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學系斯科特教授對制度的定義引出了人的認知會被制度所框定這一話題。他對英國人類學家瑪麗·道格拉斯的著作《制度是如何思維的》與哈佛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弗蘭克·道賓的著作《為什麼經濟反映政體:英國、法國和美國的早期鐵路政策》進行了介紹,得到了“分類系統會限定人類身份,決定人們的認知、信仰與行為”等觀念啟發。通過對多本著作的講解,趙教授提出,要學會跨越場域思考,不要認為我們所在的制度體系是理所當然,并以此幫助大家理解身邊的社會現象。

  随後,趙教授以加利福尼亞和法國葡萄酒産業為導入,闡述了生活現象被賦予社會學意義的過程,并提出制度化分類對人類認知與産品價值等有決定性影響。接着,趙教授結合2003-2013年高等教育對收入的影響研究,指出了國家政策、市場環境與社會分層流動的互動關系。最後,趙教授以在華外資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舉措的采用情況研究為例,闡述了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制度力量的影響力。期間,趙教授特别提起了“制度兼容性”的概念,并指出管理模式所基于的價值理念以及所需要的管理行為要與國家的制度環境相一緻,這便會使得制度兼容性越強,在全球化的時代下,更應該深入理解世界與地方制度之間碰撞所産生的社會現象。

在交流互動環節,趙教授與在座師生就制度嵌入研究視角與研究理論選擇等内容進行了深入交流。最後,覃志敏副院長從制度認知性、兼容性等角度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同時囑咐廣大同學學習借鑒社會學中的研究方法等,開闊研究思維,以及在研究過程中增強研究領域認知與學術對話,積極尋找研究缺口,并再次對趙教授表示了衷心的感謝。講座在熱烈的學術氛圍中圓滿結束。


趙偉教授簡介

趙偉,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訪學者。北京大學曆史學學士(1995)和碩士(1998),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2004)。曾任教于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組織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社會分層與流動、以及中國研究。近年來着重研究中國社會的分層與流動,場域中的組織地位,社會網絡的形态與演變,以及在華跨國公司的組織形态。學術論文發表于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rganization Scienc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社會學研究》等社會學和管理學的核心期刊上。


文字|溫雪婷  圖片|黃著  編輯|陳一德  一審一校|李鵬程、賈楓  二審二校|劉汶  三審三校|覃志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