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院長緻詞
學校主頁
學術動态
首頁 >> 學院新聞 >> 學術動态 >> 正文

公管20周年院慶系列講座|加快構建農業對外合作新發展格局

2024年12月06日  點擊:[]

12月2日下午,廣西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處長劉志頤研究員于我院107報告廳作題為《加快構建農業對外合作新發展格局》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我院黨委書記聶鑫教授主持,吳凡教授、雷文豔老師、姜棪峰老師等數十名師生到場聆聽,師生對講座内容反響熱烈,現場學術氛圍濃厚。

圖|講座現場

講座伊始,聶鑫教授以廣西的區位條件和優勢産業為切入點,引出了講座主題——農業對外合作。随後,他隆重介紹了劉研究員的學術成就和研究履曆,對劉研究員的到來表示了誠摯的歡迎。

圖|聶鑫教授主持

在講座中,劉研究員用一系列詳實的圖表數據,從戰略擎畫與路徑指引、農業對外合作總體特征、農業對外合作的形勢與問題、廣西農業對内對外開放合作的前景與展望四個部分展開論述。

圖|劉志頤研究員分享

在戰略與路徑方面,劉研究員首先闡述了黨中央有關國家糧食安全與農業對外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強調了農業對外合作對緩解土地資源緊張、增強糧食供應韌性的重要性。

在農業對外合作總體特征方面,劉研究員指出,農業對外合作涵蓋農業對外投資、農業貿易、農業對外援助等多個方面當前我國農業對外投資規模和布局不斷拓展,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産品進口國,并在與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合作項目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受制于國外土地利用争議等問題,近半數企業的對外合作僅參與生産環節,合作深度有待提升,亟需向構建全産業鍊農業合作的方向邁進。

在農業對外合作的形勢與問題方面,劉研究員提出,當前農業對外合作面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農産品貿易“進多出少”、金融政策支持不力等方面的問題。特别是在糧食安全問題上,盡管我國水稻、小麥農産品已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但在玉米大豆等重要農産品的自給率上仍存在顯著短闆,僅僅依賴國内生産無法保障供給,必須完善供應鍊結構、加快農業對外合作進程。

最後,劉研究員就廣西在農業開放合作方面的前景與未來展望進行了詳盡闡述。他強調,廣西應立足西南、面向東盟,做好“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完善包括平陸運河在内的内外交通網絡,以高标準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和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另外,劉研究員提出了加快崇左創建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的構想,即發揮其邊境口岸優勢,集成各項優惠政策,吸收國際高素質人才和高新技術,打通内外物流通道。

圖|師生互動交流

在交流互動環節,師生們就平陸運河的利用、農業對外開放對國内市場的影響、廣西特色農産品推廣等問題與劉研究員交換了意見。劉研究員強調了平陸運河在降低運輸成本、帶動區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做好配額管理、提高廣西農産品深加工水平并避免同質化等建議。

講座尾聲,聶鑫教授進行了總結發言,囑咐同學們從全球視野發掘農業對外合作的研究問題,服務于廣西農業産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師生們用熱烈的掌聲向劉研究員表示感謝,講座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結束。


劉志頤研究員簡介

劉志頤,廣西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挂職),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處長、研究員,農業對外合作辦公室政策支持組組長。長期從事農業對外合作相關政策研究與創設工作,先後牽頭制定國家層面農業對外合作規劃和政策等頂層設計文件5個、編制省級農業對外合作規劃10餘個,開展省部級課題20餘項,在理論學刊、國際經濟合作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和參編農業對外投資合作專著10餘部。


文字|黃著  圖片|陳佳葵  編輯|王星  一審一校|董仁玲賈楓  二審二校|劉汶  三審三校|曾凡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