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日本中央大學國際經營學部楊川副教授受邀于我院415報告廳作題為《RCEP背景下日本及非日本企業在東盟合作中的案例研究--基于供應鍊視角的分析》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我院副院長曾凡軍教授主持,吳凡教授等20餘名師生到場聆聽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曾凡軍教授向楊川副教授緻以熱烈的歡迎,并詳細介紹了楊川副教授的研究履曆和學術成就。随後,楊川副教授向大家介紹了日本中央大學概況,并從RCEP協定的解讀以及全球供應鍊應用模型的構建兩方面展開深入講解。
講座中,楊川副教授以她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聽衆們開啟了一場關于RCEP的深度解讀之旅。首先,她全面而細緻地介紹了RCEP的基本概況,指出這一協定是由東盟攜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個自貿夥伴共同推動并最終達成的一項大型區域貿易協定。RCEP不僅代表着現代、全面且高質量的自貿合作新高度,還蘊含着互惠互利的精神内核,它巧妙地将衆多現代化議題融入其中,既充分兼顧了各參與方的核心訴求,又靈活安排了特殊待遇條款,彰顯出高度的包容性和靈活性。對于亞洲各國而言,RCEP的簽署與實施為它們的對外開放進程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的廣闊空間。緊接着,楊川副教授結合實際案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詳細闡述了企業與政府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如何利用RCEP這一協定來優化貿易結構、提升競争力,展示了RCEP為企業帶來的關稅減免、市場準入放寬等實實在在的利益,同時也指出了政府在推動RCEP落地過程中的政策引導和支持作用。此外,楊川副教授還分享了基于RCEP協定的全球供應鍊應用模型,這一模型能夠為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構建高效、穩定的供應鍊體系提供了新思路,更為學界對RCEP的研究開辟了新視角。講座内容豐富、條理清晰,赢得了在場聽衆的陣陣掌聲和高度評價。
在随後的交流互動環節中,師生們話題的焦點集中在了RCEP為中小企業所帶來的諸多機遇與嚴峻挑戰之上,同時也深入探讨了在經濟模型構建初期所需遵循的核心思路與關鍵要素。整個讨論現場洋溢着熱烈的學術氛圍,師生們的交流互動頻繁而富有成效,展現出了對這一議題的高度關注與濃厚興趣。
講座尾聲,吳凡教授對楊川副教授的分享表示衷心感謝,并從區域協定對中國的啟示、政府成本和供應鍊協作三個方面對本次講座進行了歸納總結。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畫上了圓滿的句号。
楊川教授簡介
楊川,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央大學國際經營學部的副教授。在經濟學研究科(研究生班)教授宏觀經濟學,在本科教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導論、技術經濟導論、全球價值鍊等課程。研究領域為區域合作機制和産業組織理論。出版專著3本,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其中包括有海外發表的論文。非常熟悉用計算機大模型方法解決科學問題,最近重點關注區域合作機制和全球價值鍊大模型分析。
文字|唐浩洵 照片|陳一德 編輯|高璇 一審一校|冼已思 、賈楓、黃穎霞 二審二校|劉汶 三審三校|曾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