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小紅 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副教授
發表期刊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2期
引用格式
李小紅.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意涵闡釋、全球案例與中國借鑒[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版),2024,61(02):65-74.DOI:10.16783/j.cnki.nwnus.2024.02.008.
原文鍊接
近日,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副教授李小紅在《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論文“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意涵闡釋、全球案例與中國借鑒”,對高等教育意涵及在全球範圍内的經典案例進行了解讀,探讨了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實踐策略和中國路徑。
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是“在教育領域中除學生跨國流動以外的所有與國際事務相關的活動,旨在讓所有學生在學期間都有機會接受國際理念與跨境文化的影響,提升自身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化世界的需求”。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正逐漸從理念走向實踐,從政策計劃層面走向政策推進層面,已成為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化重要模式,主要國家通過國家戰略、機構策略、國際課程、學生融合發展在地國際化。中國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在中國的發展仍處于探究階段,面臨來自國内外的各項挑戰,需要采取如下措施發展在地國際化。第一,高校國際化評估指标豐富化,改革對國際化人才評價指标體系,加大人才培養覆蓋面的考核評估;第二,不斷增強“本土留學”服務能力,建立世界名校在華分校、提高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第三,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校園環境與課程模式,形成“留學中國”品牌,增加中外學生間的溝通交流,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人際互動氛圍;第四,高校教師應提升自身多元文化意識,實施文化敏感的教學,在課堂中有計劃地引導和學生的中外文化交流,讓本土學生具有“世界眼光”,向國際學生傳播中國文化;第五,實施微證書項目,對學習者的短期學習提供質量保證,鼓勵學習者持續的自我提升,促進在地國際化的後續“流動性”。
總的來說,在地國際化的實施将有助于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改革和轉型。這一模式面對全體師生進行國際化教育及培養,能夠使學生在本國獲得國際經驗,具有超越物理意義上的流動性,體現了教育公平和國際化教育内涵。本文基于全球在地國際化的特征,提出高等教育實施在地國際化各項策略,體現了以人才培養為本位,促進在校學生的跨文化能力發展,加強了國内外文化交流,對我國國際化人才培養提供了思路。
上述發表成果得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BIA210206)的資助。
期刊簡介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是由西北師範大學主辦、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2023年複合影響因子為5.042,為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