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院長緻詞
學校主頁
學術園地
首頁 >> 學生天地 >> 學術園地 >> 正文

學術沙龍∣研究生學術沙龍第十五期之公共管理中的定性比較分析--以制度在鄉村旅遊發展中的作用為例

2021年10月14日  點擊:[]

10月12日下午3點,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第15期研究生學術沙龍在院樓415會議室順利舉行。此次學術沙龍的主題為“公共管理中的定性比較分析--以制度在鄉村旅遊發展中的作用為例”,主要圍繞“QCA方法”這一重點内容展開讨論。此次沙龍由蘇毅清老師發起,我院黃六招老師、南甯師範大學張明慧老師、吳健賢博士擔任參與嘉賓,李睿、邱亞彪兩位同學作為分享人分别進行基于QCA方法的文章分享和實操。張慧明老師也從其自身曾基于QCA方法的論文寫作經曆,跟同學們分享了QCA方法,本次活動吸引了我院衆多碩博研究生的積極參與,學術部黃金冠同學主持了本次沙龍。學院谯欣怡老師也參加了本次沙龍。

(圖一學術沙龍現場)

李睿同學分享的文章是基于QCA方法探讨制度對鄉村旅遊發展的影響。首先,她介紹了何為鄉村旅遊,繼而引出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國鄉村旅遊發展進入2.0階段,面臨的問題是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探究何種因素會影響鄉村旅遊的發展。其次,她從文獻綜述展開,探讨影響鄉村旅遊發展的影響因素,即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其中制度是先天和後天相結合的産物,産生于内部,由内部成員共同遵守,但卻在外部但特殊條件下形成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文章着重從制度方面探讨其對鄉村旅遊的影響。文章基于制度分析與發展(IAD)框架進行了QCA分析,并進行了變量選擇和阈值确定和校對方法。QCA全稱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定性比較研究方法,是20世紀80年代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産生的一種針對中小樣本(Small-N)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IAD框架結構化地組織存在于各種制度安排中的主要變量。制度分析者認為,任何具體的行動情景的結構由三組外部變量所決定,包括其中組态包括了自然地理特征、經濟社會屬性、通用制度規則。文章基于QCA的分析結果,探讨了為何制度能夠成為旅遊發展的充分條件。最後,在經過系統分析後,李睿同學指出文章認為不同的要素組合作為多重動力能夠促進鄉村旅遊的發展,其中制度起到關鍵性作用。

(圖二李睿同學分析QCA方法)

邱亞彪同學展示的是制度對鄉村旅遊發展的影響這篇文章QCA方法實現的實操過程。他指出,這篇文章的數據是選自村莊村數據調查中有關鄉村旅遊的74個樣本,其中原始數據包括案例中涉及的76個鄉村的鄉村旅遊的變量指标以及具體數值。

(圖三邱亞彪同學實操展示)

張明慧老師曾運用QCA方法發表過SSCI的論文,因此她跟同學們分享了自身寫作經曆和對QCA方法的認識,向大家介紹了QCA方法和傳統的統計方法的不同。首先,她跟同學們展示了現有的在知網、C刊以及社科上有的基于QCA方法寫作的文章數量。她指出,QCA方法在國内逐漸得到了認可、推廣和應用,并簡要闡明何為QCA方法的清晰集和模糊集的内涵。其次,她通過與計量方法進行比較,說明了QCA方法的實質,給出了“小-N”多案例的“構型”類型的深度描述的抽象總結。她還說明了QCA方法的操作步驟,包括過程、使用條件和對策。最後,她希望同學們能夠認識到QCA方法的魅力,其思維是跟常規的統計分析方法是不一樣的,求解的路徑是可以有多種的。

(圖四張明慧老師分享方法)

兩位同學的文獻分享結束後,黃六招老師對《非正式制度對鄉村旅遊發展的影響——給予QCA的實證分析》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進行了簡要點評,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是從讀者的角度看,該文章略顯粗糙,題目中的“制度”和“鄉村旅遊發展”過于模糊,缺少核心,應聚焦某一點;二是采用IAD框架進行分析很好,但分析方法有些簡單;三是文章綜述部分描述和修飾語過多,應簡要概括。黃六招老師還對QCA方法的主要思路進行了自己的見解說明。最後老師們圍繞這一方法進行了交流,思維碰撞,迸發出學術的火花。

(圖五黃六招老師進行點評)

吳健賢博士對文章的部分内容進行點評,簡要說明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并指出文章在運用QCA方法時對必要條件分析所存在的不足,即在做出必要條件分析後,過渡到組态就得出了結果,顯得有些突兀,會讓讀者産生疑惑,應再細化一些,蘇毅清老師和張明慧老師認為可以借鑒他人采用QCA方法進行分析的寫作形式。

(圖六吳健賢博士進行點評)

在問答環節,同學們提出了自己的對有關QCA方法應用的問題,一是在QCA實操過程中,不同文獻對PRI一緻性的阈值設定往往不同,一般都要求大于0.5,但寫論文處理數據的時候,會發現數據PRI一緻性低于0.4的情況,時有發生,此時該如何處理?二是關于數據校準,運用QCA處理不同類型的二手數據,過往文獻所采用的校準方法不一,且不同校準方法往往導緻不同的條件組态,校準方法應如何選擇,是否有較為通識性、經驗性準則?吳健賢博士對此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圖七同學提問)

沙龍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結束,參會同學都表示收獲頗豐。本次沙龍聚焦于QCA方法框架,同學們通過文獻分享和老師們互動讨論,不僅加深了對QCA方法的了解,也接觸到了一個開展社會科學研究時具有靈活性和适用性的制度和發展(IAD)分析框架。同學們還表示通過參加本次沙龍,自己在公共管理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識的增長了很多,并表示很期待下一次的學術沙龍。(文/商麗萍,圖/譚鑫,編輯/王婷,審核/蘇毅清)








關閉